导语:曾经万人争抢、旱涝保收、只进不出的银行为啥留不住人国米续约真核,合同签署3年,薪资将达到900万欧元了?除了银行发展至今自身的问题,在此背后折射出的,正是中国当下异常复杂的金融环境。
“今年上半年到上海调研,上海一个国有大行的分行跟我们说,这个行在上海最近几年流失了800个人才。我说你们一共有多少员工,他说3000人。”
在中国社科院今日主办的2016财经战略年会上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透露了上述信息。
3000人的盘子流失了800个,在张承惠看来,通常这些离开的人都是有本事的、有渠道的、有资源的……
曾经万人争抢、旱涝保收、只进不出的银行为啥留不住人了?
近日这也引起了《人民日报》的关注。
在此背后折射出的,正是中国当下异常复杂的金融环境。
微观主体的风险有一个大家没有太大关注,就是人才的流失。
据新华网统计,今年以来,先后至少有37位传统银行的高管离职(数据截至2016年8月),涉及的岗位有董事、行长、副行长、风险总监等,有的分支行行长甚至公开说,不想再回银行,而一线员工的离职更是数不胜数。
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一个人离开,而是带着一个团队整体离职。多年的业务经验,多年的风控积累,还有早已建立的客户人脉,银行员工像流水一样的离开,带走的是银行真正的核心力量,也让银行业务有陷入瘫痪的可能。
实际上,今年“一行三会”官员“离职下海”现象已多次引发市场关注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,2013年到2016年8月, 已有36位“一行三会”官员“离职下海”。
“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,一行三会金融监管部门人才大量流失”。张承惠认为中国当前——
既有金融市场的风险,也有金融行业的风险。
既有微观主体的风险,也有宏观金融风险。
既有国际因素导致的金融风险,也有国内因素导致的金融风险。
从国内的因素来看,既有金融体系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风险,也有金融体系内部因为体制、监管机制、调控管理政策的缺陷所带来的内生性风险。
既有单个行业的风险,更有跨行业交叉的风险。
既有短期的金融风险,又有中长期的金融风险。
中国金融风险,官方说法都是总体可控。
张承惠表示自己认可这个判断,但其提示也要关注到:当前一些处置风险、防范风险的措施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化解掉金融风险,而是把金融风险后移……
2016年的中国金融市场,始于一场股灾,终于一场债灾。
不能不说,这是意外横生的一年。
就拿刚刚过去的债灾来说,虽然发生在影子银行体系内,但从机理和本质上看却是一场标准的银行危机,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机理高度相似。
在未来影子银行去杠杆的过程中,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债灾再次重演的可能性无法排除。
姚洋认为中国明年还要打硬仗。
而关于未来中国是不是加息的问题,目前正出于一场激辩中。
华创资管屈庆认为:2017年加息的可能路径:先公开市场,后存贷款基准利率国米续约真核,合同签署3年,薪资将达到900万欧元;先下浮比例降低,再基准利率的上升。
1、去金融杠杆的过程,加息是不可避免的。
2、实体经济的去杠杆,加息是可能的。
3、防房地产风险,加息是必然的选择。
4、汇率贬值压力下,在外汇储备接近零界点的时候,加息可能是被动的选择。
5、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,增大加息的可能性。
然而,也有人认为:中国若此时加息等于自杀。
比如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业务资管管理人周文渊。
周文渊撰文指出:现实情况并不支持加息。加息过猛,资金剧烈回笼,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,房地产等资产失去支撑,可能在经济未企稳的档口导致更严重的危机,政治上也承受不起这样的风险。
也有人建议择机降准。
中国货币管理面临两个难题:第一是个“替换”问题,第二是“处置”问题——对此,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建议: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,适度对冲由MLF即中期借贷便利和PSL即抵押补充贷款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,进行合理有效的切换。
各种意见层出不穷,有些里外矛盾,有些大相径庭,中国经济局势确实波诡云谲。
上述分析是立足于国家大环境层面,下面我们单就银行层面分析。
“金饭碗”含金量下降
近年来银行净利润增长持续下滑,影响到员工的薪资,一些高管收入甚至降了30%—40%。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及丰厚的股权期权激励,对银行从业者诱惑很大。
3年前,硕士毕业的赵晓成为上海某外资银行的管理培训生,“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。”刚上班时,赵晓很得意。
工作第一年,作为管培生,赵晓被指派到不同部门去轮岗,每次轮岗都是几个月,一年里就有五六次轮岗。从客户关系部到市场部再到服务部,赵晓说:“看似去了很多部门,学习机会多,但总做一些流程化的工作,除了写报告,就是整理数据,能力得不到提升,感觉时间都浪费了。”
“不仅工作没挑战,熬夜加班还很多,到手的收入却不理想,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。”赵晓告诉记者,“在上海这种大都市,万元左右的工资扣除房租就剩不下多少了。”
升职空间呢?看看身边工作年限稍久的人,“3年做经理、5到8年做高级经理就是非常幸运了。”赵晓认为,“与其在这里熬年头,不如趁早出去闯一闯。”
从银行辞职的赵晓跳到一家互联网公司。一年来,她世界各地跑,开拓视野、增长见识,还赶上了公司重大业务调整。由于能力出色,工作6个多月,赵晓就升为经理,自己带队做项目,不仅收入翻番,发展前景也看好。
曾经,银行业是一个“只进不出”的好去处,收入高、福利好、够体面、“旱涝保收”,甚至有过“万人争考一个岗位”的招聘比例。但眼下,“金饭碗”已不如当初那么耀眼,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,一些银行员工感叹:“外面的世界似乎更精彩。”
尽管银行业仍是整个市场的佼佼者,但这几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一直在下滑。去年,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利润增速下降十分明显,曾经动辄30%以上增长的股份制银行,利润增幅大多跌至10%以内。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290亿元,同比仅增长2.83%。
盈利能力下滑自然影响到员工的收入水平。张涛是河北某银行支行行长,他深切感受到这一年来所在支行走的人比往年更多了,“银行工作不好干,不仅是普通员工收入减少,高管收入也明显下降。”
张涛告诉记者,一些高管收入甚至比前些年少了30%—40%。在“离职潮”中,有的被券商、基金公司高薪挖走,有的去一些经营稍好、压力较小的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担任更高职位,也有的跳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谋求新发展。
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对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,2013—2015年,参与调查的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流出各类人才约22.6万人,其中2013年6.98万人,2014年7.29万人,2015年8.38万人,人才流出呈加速态势。而薪酬待遇是导致银行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宏观经济下行,信用环境恶化,造成银行业不良率上升,业绩下滑,进而影响银行从业人员的腰包。相比之下,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及丰厚的股权期权激励,对银行从业者产生巨大的诱惑。
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,当前我国推进去产能、去杠杆等改革,银行作为融资中介,需求自然是下降的。如果说实体企业有升与降的周期性调整,金融业也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。目前来看,银行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在收缩,面对实体经济需求减弱、市场竞争加剧,银行的利差空间、盈利空间也在减少,某种程度上银行的规模、人员等都存在一定过剩,银行员工的主动或被动离职属于正常的调整。
“虽然离职的人多了,但我们行每年仍招聘不少人,向我询问银行招聘信息的人还是挺多。虽然经营不像以前好,但现在银行这个饭碗对很多年轻人还是有吸引力的。”张涛说。
考核指标多压力大
“一人在银行,全家跟着忙”,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年揽存任务动辄几千万元。除了完成拉存款的“大指标”,还有涉及理财销售额、移动端客户新增数、贵金属销量等20多个“小指标”
由于所在银行给的“拉存款”任务没完成,某城商行支行客户经理赵旭刚今年签合同时只能签短期,不能签长期,月工资也被扣掉很多。“都说‘一人在银行,全家跟着忙’,一年3000万元的揽存任务,对我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,怎么可能完成?即使有人完成了,第二年的任务只会更重。”赵旭刚说。
吸收存款、发放贷款、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传统业务,以往对银行职员的考核也多来自这3个指标。但近年来,对银行职员的考核不再局限于上述3个指标。除了一些中间业务指标的考核,多家银行也积极布局互联网,由此派生出许多新的考核指标。
“客户经理不仅要卖理财产品,还要卖黄金等贵金属,行里天天都会通报排名,不达标就扣钱。”曾供职于贵州某商业银行支行的周鸿,至今难忘客户经理的那份辛苦。
周鸿告诉记者,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不仅有主要涉及存款内容的“大指标”,还有20多个“小指标”。“小指标”中除了基金、保险、理财销售额,还有银行移动端客户新增户数、企业网银净增户数、日均1万以上个人客户净增户数等。此外会有一些加减分项,比如个人贷款违约额、个人贷款不良额及私人银行达标客户净增数等。
“单纯的拉存款已经不够,还要完成大大小小20多项指标,压力山大。”周鸿说。
“支行行长的活儿也不好干了。”朱莉是某大银行支行副行长,业绩压力弄得她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,照顾家庭、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。
据朱莉介绍,该行对支行行长的考核分为收入、利润、资产质量、发展类指标等多个项目,不同项目得到的分数加权算出应得的绩效,但每项占比多少不是一成不变的。“比如,银行不良率增高备受关注,银行自身也加大了对‘不良’的考核。而考核‘不良’不仅是简单看不良率,而是对不良率、不良贷款额、不良率的增减等都要核算。”朱莉说,作为管理者,企业文化建设、党建活动等也被纳入考核,与绩效挂钩。
“收入、利润指标主要是对业务量的考核,有时候只能达到1个亿,但上级下达的任务却是2个亿,每天都发愁怎么能完成任务。”朱莉说。
多位银行从业人员对记者吐槽:一方面,受存贷款息差缩小的影响,银行赚钱难度加大,但对银行人员的指标要求并没有降低多少;另一方面,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有些企业发展遇到困难,拖欠贷款事件频发,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较快,“催收”甚至成为一些银行信贷员的主业。
“银行员工反映考核指标多、达不到标,是银行业‘产能过剩’的侧面反映。”曾刚认为,银行原本赚钱的渠道现在很难赚到钱了,市场“蛋糕”变小、利润越来越薄。在传统经营性收入不达标、无法满足增长需要的情况下,银行加大了对中间业务收入等考核,一些员工难以达到银行考核目标要求,只好另谋职业出路。
甚至,不久之前我们被一则消息刷屏了!
中国又一互联网巨头拿下银行牌照,他比马云、马化腾更霸气,直接取名:苏宁银行,域名更是“suningbank”,注册资本40亿傲视群雄。
这是苏宁第13张金融牌照,两年拿下支付、消费金融、小贷、保理、基金支付、基金销售、私募基金、保险、征信、融资租赁等,比全牌照的中信集团还全牌照。
这是继蚂蚁金服后,中国又一全牌照金融帝国!苏宁这次抢在了京东、国美之前,而马云更是高瞻远瞩,去年就怒砸283亿入股苏宁成为第二大股东,而苏宁也斥资140亿入股阿里。
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开始杀入银行,没有线下网点、没有纸币,靠数据和生态轻装上阵。最关键的是他们不靠放贷、吸储,搞差价赚钱,誓要拯救实体经济,服务老百姓!
传统银行躺着挣钱这么多年,早已深深陷入房地产漩涡,挑肥拣瘦脱离实体经济,进入到一种畸形的逐利模式。很快,传统银行就会有一批“老弱病残”率先倒下。
与此同时,线下网点也在关门。最新数据,全国共批准各银行约565家支行、分理处、储蓄所、营业网点、自助银行停止营业;股东也在撤离,五大行股东数从去年的319万户降至234万户,足足减少85万户!
今天,国家还开闸民营银行,让有能力的人都能开银行,公平竞争、打破垄断。与其在沉闷中死去,不如来一次凤凰涅槃。
财经工场综合整理自信托圈(xintuoquan)、鸣金网(作者:奔跑吧,琪哥)、人民日报 (作者:王观 欧阳杰)、Bank资管、21世纪经济报道等
信用卡想省年费,信用卡提额,这些绝招管用!关注小黄人读财,小黄人老师给你支招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:民生银行大地震!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